首页 > 综合 > 海关调研|

黄埔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迈向全国前列

作者:康旅商报社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16 20:32
摘要:中宏网广东3月14日电(记者 黄磊刚)3月1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看黄埔”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展示了该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黄埔区凭借规模壮大、创新升级、空间优化、人才集聚、生

     中宏网广东3月14日电(记者 黄磊刚)3月1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看黄埔”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展示了该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黄埔区凭借规模壮大、创新升级、空间优化、人才集聚、生态向好的五大特点,已基本形成生物岛、科学城、知识城协同并进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条布局,正加速迈向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打造全国标杆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近年来实现了从“千企集聚”到“全国标杆”的跨越。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000家增长至4800家,增长3.8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28家、专精特新企业382家,上市企业达20家,占全市74%。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翻倍,占全市57%,成为区内发展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成果井喷式爆发,填补多项空白

  黄埔区连续5年获批1类创新药上市,累计获批9个,占全省50%,成为全省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高地。区内涌现出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肿瘤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抗,填补国内空白且疗效超越国际同类产品;百济神州的替雷丽珠单抗注射液是获批适应症数量最多的PD-1抑制剂;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成为中国首个被认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突破性疗法的BTK抑制剂;生物岛实验室研制出全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服务模式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为助力区内创新药械尽快上市,黄埔区构建了“十分周到”创新服务模式,包括“一个平台+两条通道+三张清单+四级联动”。2024年,区内药品注册申报量达373件,比2018年增长超3倍。黄埔区市场监管局与属地海关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全省首个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工作方案,加速研发物资入境。广东省首个药械注册指导工作站在区内落地,区内集聚省级审评、检验、检查技术平台,实现“就近办理”“原地加速”,区内生物医药审评审批检验等事项平均提速20%以上。以百济神州的替雷丽珠单抗注射液为例,通过协调纳入省药检所绿色通道,检验任务提速超30%。

  人才引领产业升级,构建“四链融合”体系

  黄埔区成建制引进钟南山、徐涛、王晓东、赵宇亮等院士团队,形成战略科学家、优秀临床医生、卓越企业家三位一体的“人才天团”。区内大力构建“四链融合”人才支持体系,在政策、平台、生态、服务上持续发力。例如,首创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政策,组建生物医药领域子基金18只,累计投资人才项目92个、投资金额25.06亿元。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分类给予购房补贴、租金补贴、安家生活等资助,累计扶持超1600人。此外,打造“靠埔就业经纪人”服务团队,吸引生物医药产业英才。

  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打造全产业链

  黄埔区重点打造“科技研发在生物岛、成果转化在科学城、生产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区域分布,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生物岛已聚集阿斯利康、广药等超500家生物医药企业,是全国唯一同时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园区。科学城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拥有57家上市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科技城第二。知识城引进百济神州等40多个顶尖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建设亚洲一流的生物制药基地。区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获评全国第5,跻身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责任编辑:康旅商报社

频道精选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31700032   处置流程 监督电话:13810306889 

Copyright © 2012-2025 康旅商报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6526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穗埔字第200号

Powered by RRZCMS